2019年5月5日9:20,XX钻井队在二开前安装出口槽,司钻严某负责操作气动绞车起吊出口槽,并安排副司钻杨某到挡泥伞端安装出口槽软管、内钳工乔某到**节井架横梁(距地面3.9米的工字梁)上负责摆正和架高出口槽、井架工高某在钻台立管处指挥。怀宁县钻井为您介绍10:00左右安装完出口槽软管后,乔某面对井架骑在出口槽上,双脚分别踩在井架摆放出口槽的外侧横梁上。乔某示意气动绞车将出口槽提起后,将放置在横梁内用来垫高的钢管(长约30CM)摆正,然后示意下放出口槽。气动绞车缓慢将出口槽放在钢管上后停止下放,此时出口槽突然向右侧滑出砸在乔某右脚背上,导致受伤。
事故原因初步分析:
(一)直接原因:
出口槽侧滑砸到乔某右脚背上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。
(二)间接原因:
1、乔某违反起重作业规程,骑在吊装物上面,站位不正确,未使用梯子进行作业。
2、使用的垫高圆形钢管长度短,与出口槽接触面积小、易滚落。
3、当天为下雨天,出口槽和垫高圆形钢管湿滑,易滑落。
(三)管理原因:
1、钻井队未认真开展工作前安全分析,没有针对安装出口槽可能导致的风险做分析,班前班后会和作业时安全提示缺乏针对性。
2、该队参与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,据现场调查司钻并不知道人员骑在出口槽上、踩在横梁上有风险,导致没有识别出潜在的风险。
防范措施:
1、钻井队应加强起重作业安全规程的学习,起重作业严禁人员停留在起重物上。
2、安装作业时,提前识别设备设施及其零部件可能滑动、滚动、上顶下砸的方向,严禁将肢体放置在容易造成挤压、碰撞的位置。
3、各单位加强无操作规程作业的风险分析,必须由单位负责人或值班干部统一组织风险辨识,细分工艺流程,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。
4、在现场同时进行多项作业时,值班干部、监督员识别各项作业风险,优先针对高风险作业进行监管或旁站监督
怀宁县钻井声明: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
【如果您还没有关注“公司名称”手机网站】